第(1/3)页 第二天,沈娇宁跟领导报备了一声,获得批准后就出发去报社。 顾之晏也已经安排好安保事宜,已经在门口等她。 “准备去几家?”上了车,顾之晏问她。 “今天先去五家,看看情况。” 沈娇宁在笔记本上写了很多,但出门时并没有把本子带上,只把各报刊地址那页撕下来放在口袋里。出去谈判,首先不能露怯。 她选择的第一家是个小报社,她觉得一开始也许还不熟练,选择难度小一些的报社可以练练手,其次是,即便谈不成,损失也小一些。 接待他们的是一名记者,看到是两个亚洲人,懒散地问:“是什么新闻?” 沈娇宁说了一遍,顾之晏翻译道:“是一部新舞剧,它突破了传统的古典芭蕾,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创新。贵报社假如可以前来记录并报道这次演出……” 他用词精准,发音流利,不但沈娇宁心里默默点头,连记者都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不过记者还是打断他:“抱歉,我先问一下,你们是亚裔英国人吗?是这里的舞团有了新作品?” “不是的,我们是中国舞者,带来了中国的芭蕾舞剧。” 记者便吃惊地说:“中国!天哪,那里也有芭蕾吗?你们是穿长袍马褂跳舞吗?” 他们只好解释:“虽然不是浪漫舞衣或古典舞衣,但也绝对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女孩子们也穿漂亮的裙子,非要说的话,和浪漫舞衣更接近一些。” 古典舞衣是指《天鹅湖》等舞剧中的舞衣,裙子的长度在膝盖以上,有多层纱布,浪漫舞衣则长及脚踝。《森灵》中女舞者的裙子长度到小腿,只有单层丝绸布料,沈娇宁只能这么形容。 事实上,要是过来演出《白毛女》,里面还真有人穿长袍马褂…… 记者像在听什么奇闻似的:“哦哦哦。” 他随即又道:“虽然你们说得好像很有吸引力,但是我不能去。我得报道人们更关心的新闻,这是我的工作,不能感情用事,抱歉,两位来自中国的客人。”他站起来,表情无奈地摊手摇头,准备送客。 第一家会被拒绝,也算是有心理准备。然而等他们又去了其他三家,才知道这第一家报社的记者已经是最客气最温和的了,也许是因为这一家没有名气,业务量少,记者才有空坐下来跟他们交流。 第四家报社根本就没让他们坐下来,听明来意,直接而略带傲慢道:“芭蕾舞剧我们一般只报道当地舞团,你们知道的,这里有全国最优秀的舞团。”有了最优秀的舞团,为什么还要去报道那些不入流的舞剧呢? 当然他们不是完全不报道,如果有需要的话,他们可以立刻发表嘲讽奚落的文章,以此来衬托当地舞团的优秀。这些他当然不会告诉那两个亚洲人。 沈娇宁从这家报社出来,就跟顾之晏说:“下一家你不用翻译了,我自己来。” “嗯?你会英文?”他知道沈娇宁会法语,猜测她可能不会英文,才毛遂自荐给她当翻译。 “我学的是美式英语,在这里说担心会被他们歧视才让你翻译。”这里的绅士们不但喜欢歧视亚洲人,也看不起美式发音,觉得伦敦腔才是最纯正的英文,“但下一家是专门的舞蹈类杂志社,可能会用到很多专业术语,还是我自己来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