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4章 金光破晓-《隋唐大猛士》


    第(2/3)页

    说到底,他们这些乡亭长们就是处于土改的第一线。

    上面的态度很明确,对于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们,没有什么可说的,一刀切,通通打倒。

    而对于底层的贫苦百济民,则是要先争取拉拢团结。

    前段时间,老赵还被郡里点名前去郡城参加了一个土改工作培训班,学习如何做好这一新政。

    现在,老赵脑子里装着很多新学到的政策和办法。

    礼村是乡里的大村,也是老赵挑选的土改第一站,必须得打响。

    老赵坐在那里慢慢喝着茶,茶只能说是一般。

    他没急着马上开始做什么。

    清晨的寒风中,一缕金色的阳光洒下,太阳出来了。

    面条终于煮好了。

    三家都派奴仆挑着几大桶的面条出来,老赵起身,亲自给村民们分面条。

    一勺下去,结果只看到汤汤水水,面条没见几根,更别说油花了。

    老赵摇摇头,却也没说什么,只是让百姓回家拿来碗盛面。

    村民们的脸上有了笑容,高兴的跑回家,他们拿来木碗、陶碗,有的甚至直接拿来了陶锅木盆。

    有的家里五六口人,却拿不出一人一碗。

    面条汤水倒进一个个碗里,这些人赶紧喝了起来,连烫也顾不得了。

    老赵带着乡亭的吏员、民兵们,给几百号村民都打了面条。

    “富翁,你不吃吗?”

    富老头当然瞧不上这种面汤,笑着说不饿。

    场上喝面汤的声音很大。

    虽然三家的面汤里,加起来都没二十斤面条,可好歹这不是白水,每人碗里总是有几根面条的,这汤也是有面条味。

    吃了大碗面汤,总算也没那么冷了。

    看他们这个样子,老赵心里也清楚这些村民的日子以前过的不怎么样。老赵是河北清河人,这是出了名的地狭人多的地方,他家以前一大家子人就一点点田地,平原上还总容易有个旱涝灾害,一遇灾便是青黄不接。

    到现在老赵童年时的记忆里,还尽是饥饿。

    直到后来迫不得已,举家成了流民,再被裹挟着成了流贼,再然后被官军招安,成了府兵,再然后受伤退役,在这安东当了一个亭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