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袁绍的弹劾-《三国封神策》
今次因为在自己的改变下,历史的正常发展以及有了新的变化,按照历史正常发展,迎接少帝和陈留王进宫的是董卓。而此刻因为赵哲一举消灭十常侍与何进,使得董卓没有机会进入京城,至此还在河东一带。这样的话,少帝刘辩被董卓废黜的时间就有所推移,不过赵哲不敢断定能够就此真的拒绝董卓进京,所以陈留王也是赵哲日后重要的棋子,暂且丢不得。
忽然一旁的卢植看到时辰差不多,连忙站起来对着抱在一起的何太后、天子拱手拜道:“皇上,今日之事实乃朝中大事,如今叛乱以平,还望皇上直接上朝主持宫中大事。”
“嗯,皇儿,你也该上朝主持大事了,不然的话难以保留你的皇威。”
“是,母后。”
说着,少帝在何太后的带领下,直接走进大殿,在一帮宫女的帮助下,换上上朝的龙袍,瞬间焕然一新。
“上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家平身。”
“谢万岁。”
少帝刘辩率先开口说道:“昨夜之时,朕在寝宫休息,结果宫中突然有人做乱,甚至还绑了朕和陈留王,差点连母后也被波及,实在是罪大恶极,所幸有一帮忠臣良将,朕才得以安稳的坐在这里,与诸位议朝。”
就在天子话音一落,台下的袁绍就连忙站出来,冲着天子拱手拜道:“启禀陛下,昨日之事实在是宦官党羽之流祸事,何大将军一死,我等立即率领人马将朝中上下所有的宦官诛杀干净。但是袁绍以为这件事并未算就此结束,与十常侍勾结的贼人应当一并捉拿处置,绝对不能让这些人逍遥法外、蒙蔽世人。”
少帝刘辩一听顿时心中多少有些恐惧,连忙对着袁绍说道:“哦?袁绍大人所言勾结十常侍的贼人是何许人也?是否还藏身在这宫中,袁大人快快说来,朕好将这些贼人一网打尽。”
袁绍当即说道:“回陛下,此人正是领军将军赵哲。”
“赵将军?”
袁绍话音一落,全场至少有一半人惊讶,站立于最后端的典韦听后当即不由得勃然大怒,径直就向走上痛扁袁绍,被身前的赵云一把拦住道:“典韦这里是皇宫切莫冲动,否则会坏了大事。”
“哼,袁绍这个狗东西,竟然敢陷害我们将军。”典韦听了赵云的话后,情绪当即稳定下来,但是心情依旧有些恼怒,对着赵云开口说道。
赵云对着典韦沉声道:“我们静观其变,大哥都还没有吭声呢,更何况以大哥的性情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倘若天子与那袁绍当真要拿下大哥,凭借你我二人的武艺,直接联手冲上去保护大哥杀出京城。”
“好。”赵云的一番话瞬间点燃了典韦体内的热血,以两人对赵哲的恩情,只要一会天子当真下令拿下赵哲的话,两人必定毫不犹豫直接动手保护赵哲撤离,杀出京城。
就在袁绍话音一落,坐在天子一侧的何太后当即缓缓开口说道:“我想袁大人今次肯定是搞错了,据本宫所知,今次是十常侍与大将军长期恩怨不满,然后十常侍假借本宫懿旨,召集大将军进宫然后将大将军谋杀。而事情败露后,十常侍想要挟持本宫以及天子以及陈留王来控制整个朝廷,所幸赵将军洞察先机,看得出十常侍的诡计,所以提前布置心腹将士埋伏与宫中和宫外,不单救了本宫,也成功的救了天子与陈留王。可以说,今次叛乱之事,赵将军乃是足底啊的首功之臣。”
坐在龙椅上的天子,一听到何太后开口了,连忙兴奋地说道:“是啊是啊,袁大人有所不知,就在朕被那张让等人挟持无望之际,正是赵将军的人马救了人。随后赵将军也及时赶到,亲自与张让展开一番弑杀,现场打斗好不精彩,看的朕也是触目惊心,朕可以说从未看到过这么精彩的打斗。”
然而那袁绍今次似乎打定主意要将赵哲定罪,也不管何太后与天子开口,再次反对出声道:“太后、陛下可千万不要被小人蒙蔽双眼,那赵哲看似救驾有功,实则是阴险小人。要知道当初赵哲进入朝中,就与十常侍走的最近,今次反手击杀张让,想必也是因为唯恐事情败露,所以才出此下策。若是此人不除的话,难保他日后会对太后与陛下再次下毒手啊,还请陛下明鉴。”
这会等到袁绍话音一落,一旁的赵哲便故作一脸无辜地站出来,当庭对着袁绍开口说道:“咳咳,袁大人想必还是因为当初赵哲遵守大汉律法将你那犯了罪的长兄斩首,所以一直对我耿耿于怀吧,这件事赵哲也理解。不过你要是冤枉赵哲与十常侍勾结,那赵哲可就有些坐不住了,你所谓的我与十常侍勾结的证据在哪里呢?若是袁大人拿不出来的话,就随便冤枉我与十常侍同党,这岂不是诬蔑当朝将臣,栽赃陷害之罪?”
袁绍听着赵哲的话,一脸不削道:“哼,平日里你赵哲经常与那十常侍走动较近,我等可是亲眼所见。不单如此,若是我没有说错的话,就连你的府邸,还有你的坐骑也都是那张让所赠,这可你可敢否认?”
这一会,袁绍话一落,顿时现场有不少依附何进的官员立即议论纷纷,好似都在商议这个问题。
“哦,原来是这样啊。赵哲斩杀黄巾军贼首进京面见先帝受封,因为在京城没有住所。所以张让当着先帝的面表明,要将先帝赐给张让自己的府邸转赠赵哲,这件事也是得到先帝的同意后,赵哲才敢居住。袁大人要是这样说的话,那岂不是说先帝与张让有关系吗?再说了,赵哲住的这府邸也不是张让,而是先帝派人所建,所以赵哲住的是问心无愧,这件事可以寻找当初陪同先帝在场的一些宫女侍卫,他们都是亲耳所闻。”